30年来代工模式为中国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,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。但最近几年代工模式日渐式微,这从龙头企业富士康即可看出,一个行业的危机往往可从行业领袖的境遇中体现。
创办于1974年的富士康集团,最初十年与台湾众多中小企业一样,主打外向型制造,承接塑料零件订单。1988年,富士康进入中国大陆,借助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始崛起。
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,低成本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保持30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,也是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和顺差格局的关键因素。作为其中的受益者,富士康承接着各路高科技公司一波又一波订单,从笔记本电脑到苹果手机,从数码相机到LED照明。不到20年的时间,富士康现已发展成为全球IT、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毋庸置疑的霸主。
不过,随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素有“代工之王”之称的富士康也已被迫转型。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,把大部分的利润留给了上游的品牌大厂。数据显示,一部价值五六千的手机,苹果公司毛利率40%,富士康却不到10%。尽管随着廉价劳力发挥到极致、成本已经被压到最低,在资本市场上,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,鸿海股价已大跌逾6成。
增收不增利成为近几年中国代工企业最痛苦的生存方式。异常恶劣的竞争,已让中国代工企业不堪重负。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、作为控制成本能力最强的跨国公司,富士康率先告别深圳西迁北移,以降低成本为目标,吹响中国代工业产业转移的集结号。
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表示,第四代富士康将在贵阳市贵安新区投资,并走产业研发、软件研发、云端网络等高端发展路径。然而,产业转移很难一蹴而就,更何况,由于目前生产要素市场化不完全而形成的价格洼地,最终会被不断推进的改革填平。对于企业来说,如果不断追随这种价格洼地转移,最终将会转无可转。
郭台铭心里很清楚,从根本上来说,应对生产要素不断市场化的最好手段是产业升级,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利润率,应对成本的上升。他不但提出加快机器人应用推广工厂自动化,并推出自主品牌以求转型。
不过分析人士指出,使用机器人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,有两点原因:
1、资金问题。由于机器人所应用的工种不同,制造成本也有所区别,约在几万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不等。同时,使用期间的维护保养费用以及技术变革更新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,那也是无可估量的。分析师预计,建立自动化工厂所需的资本相关年度开支至少需要21亿美元,甚至可能超过100亿美元,而富士康此前的资本开支一直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。加之由于大陆工人薪资上涨,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,富士康的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。
2、社会责任。虽然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可以有效缓解员工矛盾问题,但机器人上岗就意味着劳动力下岗。《华尔街日报》引用分析师的话称,富士康推动生产自动化并不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,因为富士康相当稳定地创造了大量的岗位,为全国各地的人提供就业机会。
市场机制不完善、资源配置效率不高、专利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富士康产业升级的速度。富士康早在2003年就提出从“制造的富士康”向“科技的富士康”转型,但7年过去了富士康还是“制造的富士康”。对于中国来说,产业升级仍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
中国代工业该走向何方?是产业转移还是产业升级?无庸置疑的是,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角色,必须一再转移提升,一定要由“代工制造”到“高价值创造”。如果再过10年,中国代工业仍不能完成产业升级,那么中国代工业面临的抉择将变为迁往国外或走向衰败。